近日,歐萊雅公布,2013年公司在華銷售總額達132.8億元人民幣,較上一年增長10.2%,這是歐萊雅中國連續第13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對此,歐萊雅集團執行副總裁(分管亞太區)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貝瀚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歐萊雅中國仍然保持穩健增長,這歸功于在研發和創新、極具競爭力的品牌組合以及專注進取的團隊。
與此同時,由于創新高的銷售額以及連年增長的良好勢頭進一步鞏固了歐萊雅在中國美容化妝品市場的優勢,中國市場對于歐萊雅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其在歐萊雅集團內部的戰略地位也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貝瀚青表示,今年歐萊雅中國的目標是繼續保持高于市場的增長速度,將不斷加大研發和創新力度,繼續深耕“低線市場”,持續挖掘數字化領域潛力并深化發展。
根據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市場為全球第四大化妝品市場,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化妝品市場。
銷售總額增速放緩
據了解,雖然去年歐萊雅中國的銷售總額較前一年增長了10.2%,但相對2012年12.4%的增長速度來看有所放緩。
對于增速放緩,貝瀚青向記者表示,去年全球總體經濟環境在放緩,化妝品市場也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歐萊雅中國的策略是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雖然公司的銷售額增長率有所下降,但是市場份額在進一步擴大。”貝瀚青表示,“公司對于2014年整個市場的走向,目前還不能確定是繼續放緩還是出現轉機,但是公司制定的目標是比行業平均發展水平增長要塊。”
對于2014年歐萊雅中國的發展策略,貝瀚青表示,今年公司的目標是繼續保持高于市場的增長速度,將不斷加大研發和創新力度,繼續深耕低線廣闊市場,持續挖掘數字化領域潛力并深化發展。”
在華調整產品組合
在歐萊雅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美容化妝品市場的優勢的同時,公司開始對其在中國市場的戰略進行調整,對旗下品牌組合進行調整就是措施之一。
歐萊雅去年引進了高端品牌圣羅蘭和科萊麗;此后公司宣布旗下大眾化妝品牌卡尼爾退出中國市場,并以65.38億港元(約合51.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中國本土面膜品牌“美即”。
貝瀚青告訴記者,公司收購“美即”將對其進行獨立運營;屆時,歐萊雅大眾化妝品將出現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紐約和美即三足鼎立的情況。
對于大眾化妝品部門是否還有其他調整計劃,貝瀚青稱,暫時沒有新的調整計劃,對于之前公司收購的中國本土品牌“小護士”,公司并沒有將其退出市場的打算,只是“小護士”目前在發展上暫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對于旗下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普及問題,貝瀚青告訴記者,無論是大眾化妝品還是高端化妝品,歐萊雅都在進行推廣普及,但是采取的策略不同;此外,公司目前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渠道,進一步拓展產品的銷售渠道。
“對于大眾化妝品,公司希望版圖越來越廣、時間越快約好,比如公司的大眾洗護系列產品在過去半年就迅速推廣到了250個城市。”貝瀚青向記者表示,“但是對于蘭蔻這類高檔化妝品,公司在快速推廣的同時要考慮所到達的城市是否具備相應的消費群體。”
據了解,歐萊雅旗下高端化妝品蘭蔻,在去年該品牌新進入了12個城市,新開了23家專柜,已經進入的城市數達86個。而這一數字在2012年、2011年分別為74個、56個。
(每日經濟新聞 王霞)
原文鏈接: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4/282698.shtml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